2019年12月15日 星期日

[疫苗注射] 我的B型肝炎抗體消失了,需不需要補打疫苗呢?



醫生啊...我健康檢查的報告說我沒有B型肝炎抗體了,我該不該補打疫苗呢?



這篇文章的主旨就在解答這個在門診常常被問到的問題,希望能對民眾有所幫助囉







臺灣從1986年7月1日全面施行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接種,於出生後第0、1、6個月各注射一劑疫苗,自此B型肝炎盛行率大大的下降。然而B型肝炎抗體會隨著時間漸漸降低濃度,通常注射後10-25年就會降至測不到的陰性。所以最容易在高中或大專學生或社會新鮮人的體檢時遇到這個疑問。




如何簡單看懂自己的肝炎項目報告?

🔼HBsAg: 血液帶有B肝病毒
🔼Anti-HBs: 抵抗B肝病毒的抗體 (有免疫力)
   以上兩項為最基本的檢查

🔼Anti-HBc: 曾感染過B肝的痕跡
   搭配這項檢查就能得到多數人抽血的結果了,排列組合後的判讀結果如下




🔼HBeAg: 病毒活躍複製中的指標
🔼Anti-HBe: 抵抗病毒活躍複製的抗體
這兩項通常用於感染B肝患者的治療效果追蹤,本篇先不贅述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的圖片搜尋結果
對於缺乏抗體的民眾補打疫苗與否,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提供了以下流程圖給民眾參考 (公告於2018-3-16, 2018-6-20)
(圖片來源: 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若沒有特別的疾病史,一般人都是走左邊樹狀圖,1987年7月後出生就屬"曾接種完整3劑疫苗",所以先補打一劑(稱為booster)即可,一個月後再次抽血檢查抗體(Anti-HBs)。

曾經打完三劑疫苗的人,身體的免疫系統是有記憶的,這個補打booster的效果就如同現在拿起國中的數學課本可以很快回憶起三角函數一樣,身體通常在補打一劑booster後可快速喚起免疫記憶,抗體濃度就會立刻回升到有保護的程度了。

由於體質關係,有1~3%的人就算打完三劑疫苗也不會產生抗體(上圖右下角橘色框),遇到這種狀況就只能認命了,只能定期追蹤B肝抗原來確定有無受到感染


===    BUT.....最有趣的總在那個but...  ===

「CDC 台灣」的圖片搜尋結果
台灣的防疫機構最高主管機關疾病管制局(CDC)卻對無抗體者補打B肝疫苗抱持不同看法,建議的依據是美國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2009年的建議。該建議認為由於身體有免疫記憶,因此B肝病毒侵入人體時一樣能快速喚醒免疫記憶而保護人體不受感染。除了高風險者以外,一般人不需補打

建議措施公告於CDC官網,可由下連結閱讀內文
點我讀全文: 完成B肝疫苗接種,經檢驗為B肝抗體陰性者之建議措施 

(資料來源:疾病管制局疾病管制署致醫界通函第316號,發布時間為2017-01-13)


依照這份建議,整理懶人包如下

  1. 抗體檢驗陰性不代表疫苗保護力消失
  2. 抗體檢測陰性者,不需全面追加接種
  3. B 型肝炎感染高危險群,可依 ACIP 建議自費補接種 1 劑
  4. 高危險群定義:洗腎病人、器官移植病人、 接受血液製劑治療者、免疫不全者;多重性伴侶、注射藥癮者; 同住者或性伴侶為帶原者;身心發展遲緩收容機構之住民與工作者;可能接觸血液之醫療衛生等工作者
  5. 接種第一劑後仍無抗體者,則須補打第二及第三劑
    (第0,1,6個月)
  6. 三劑接種完成後仍無抗體者,需定期追蹤B肝抗原HBsAg


===   簡單做個結論   ===

一般民眾非高危險群,可選擇:
  1. 不補打  (CDC根據美國ACIP做的建議)
  2. 補打一劑喚起免疫記憶  (肝病防治基金會的建議)
    🔼
    打完第一劑後仍無抗體者則須打完後兩劑
    🔼打完三劑仍無抗體者(1%~3%)須定期追蹤B肝抗原HBsAg

高危險群則須補接種一劑後追蹤有無抗體,無抗體者仍須打滿後兩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